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行動介紹與第二階段成員招募

漢生病+一人一故事劇場+教育劇場

[漢生病的開放故事互動表演] 行動人力招募說明會

本行動招募想要學習運用教育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 BACK)的參與者,除了工作坊,藉由漢生病(痲瘋病)這個議題的實踐操作,從中我們有機會,重新看見自己與他人間的相互對待。

關於教育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請見說明一、

關於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 BACK),請見說明二、

關於漢生病,請見說明三、

藉由未來四個月的學習,將運用一人一故事劇場、教育劇場的方法, 以漢生病為主題,進行開放故事互動表演行動一方面,先運用一人一故事劇場方法與樂生療養院院民互動;另一方面,再以教育劇場方法,經營一個樂生療養院院民為主人翁的開放故事製作,與樂生療養院鄰近學校互動。

歡迎對社會議題、教育、社區發展、應用劇場有興趣的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動;同時,由於本行動已確定利用每週四晚間一次,為期至20092月進行-第二階段一人一故事劇場工作坊,並依成員時間安排教育劇場訓練,因此,請您先參加行動說明會,以評估自己未來能否較完整地參與我們行動。

行動說明會訊息:

1. 內容:

甲、邀請講師介紹一人一故事劇場、教育劇場,及其在台灣與全球應用的概況。

乙、我們如何習得想運用的方法

2. 時間:原訂1211()改為12月18日(四),晚間20:00,造成妳困擾,我們非常抱歉!

3. 地點:海筆子 地址:台北市林森南路120B1(羅斯福路林森南路口,新店線捷運,中正紀念堂站,4號出口,南門市場斜對面。)

4. 場地清潔費用:50

5. 聯絡方式: fridaywutw [ @ ] hotmail.com 0916-875997 星期五先生

6. 網站:http://hansen-applied-theatre-losheng.blogspot.com/

主辦:漢生病的開放故事互動表演行動

感謝:台灣海筆子演劇集團、一一擬爾劇團團長、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負責人、IDEA TAIWAN 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理事長、樂生博物-故事館、苦勞網

說明一、

教育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是將議題,透過演教員(ACTOR-TEACHER),運用戲劇演出的形式,了解探討議題議題的背景和爭議點,演出中運用各種技巧,引發觀眾參與戲劇的過程,可能鼓勵觀眾以其真實的身份,或是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直接參與節目片段的演出,或進行問題的討論,或尋求解決的方法。演出後並有延伸活動繼續針對議題進行總結活動。這種方式比較接近演出,但在演出當中演教員除了要適時掌握情節的推進,還要能引發討論並掌握節奏。

T.I.E雖然以演出為主體,但過程仍是以觀眾為主體,在演教員的引領下,觀眾可以在戲劇進行的暫停間與角色互動,提出他們的問題、化解他們的疑難,甚至做出他們的決定,深刻地參與、感受關注的內容,並激發觀眾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也就是藉由教育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營造出的開放式對話環境作為中介,讓自覺產生於經驗過程中的自發性與自主性學習;進而,讓社會之溝通情境指向多元文化交流的面向,在互動過程中培養同理心、自我判斷、及決定的行為。

Ø 參引- http://www.tainanjen.org.tw/history.htm

Ø 參引- http://newcool.cyberstage.com.tw/newcool_etok/92tie.htm

Ø 參引- http://tw.myblog.yahoo.com/catt-20060501/article?mid=578&prev=579&next=576

說明二、

「一人一故事劇場」是一種沒有劇本的、即興的,只要觀眾願意說出自身的經驗與故事,演員們便立即運用簡單有系統的表演形式,將故事演繹呈現出來,作為一份禮物送給觀眾。

「一人一故事劇場」於1975年由Jonathan Fox在紐約創立。「一人一故事劇場」深受社群儀式、傳統的說故事活動及心理劇(Psychodrama)的影響。它創造了一個儀式性的空間,在這裡,任何故事及感受皆被接納,並即時重演;在這裡,人們皆被尊重及認同,從而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目前,Playback Theatre已被廣泛地應用於教育、心理治療、輔導及商業推廣等工作上,全球超過三十個國家擁有他們的Playback組織,深受世界各地的社會及教育工作者歡迎 。常有的參與者及機構有:中小學生、青少年中心、婦女團體、長者服務機構及智障人士等。

Ø 參引-http://hk.myblog.yahoo.com/fmtpplayback

Ø 參引- http://tw.myblog.yahoo.com/playback-1102/

說明三、

漢生病被再次關注,是因為樂生療養院與新莊捷運的議題。

日本與戰後的中華民國政府為控制漢生病的傳染,「樂生療養院」從1930年開始強制隔離、社會剝奪、人體實驗、醫療不當、強制節育、嬰兒與母親強制分離,近年還有以捷運工程名義利誘驅趕病友及家屬(先不論捷運工程這樣做是否有問題)等情事。

漢生病(Hansen’s Disease)即所謂的痲瘋病(Leprosy),由於對該病症的不瞭解,以及患者因為病毒侵襲而扭曲的面容與肢體,讓許多人對「痲瘋病」有著根深蒂固的誤解與歧視。

日本政府時期開始的不當隔離、人體實驗,到今日因為捷運施工而要求搬遷,樂生院民所展現的,是他們在社會的邊緣、病痛的折磨下,建立自主互助的社會能力,這樣的醫療人文場域,不僅是我們社會的重要資產,更是見證時代變遷、公衛醫療人權發展的歷史,是東亞重要的醫療文化資產,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

同時,樂生在空間上,除了狹義的樂生療養院,還向外往周圍的新莊、泰山、林口、龜山、樹林擴散延伸,在時間上,除了因為抗議捷運而廣為人知的部份,還可以溯及樂生院啟用前,甚至約500萬年的海膽化石、3000年前的頂埤腳考古遺址、200年前的漢墾遺跡…等等。

在因捷運引發樂生保存運動的時間點,不管先來後到樂生的參與者,得以透過(重新)認識院民以院作家的歷程,往返不同的樂生文本:舉凡1931年起迄今,許多個基督教與佛教社群開始的關心;輔大醒新社樂生隊幾十年的陪伴;從十多年前的老樹到近幾年的動物關懷;直至近年因為捷運,院民組織與支持的民間各團體與個人,開始上街頭的抗議行動,進而多元面貌的抗爭方式…等等。

漢生病(痲瘋病)在當今的台灣並不是一個廣泛性的社會議題,然而,我們必須一定要是有他人犧牲的社會嗎?我們一生真的都不會遇到相對弱勢的時候嗎?如何遠離犧牲弱勢的社會呢?在政治與媒體的各取所用下,讓你我無法去聆聽自己與議題當事者,在絕對零合表象下,不同層次的聲音;如果我們能以積極的方式與漢生病康復者這樣一個不普遍的弱勢交朋友,這是一個自覺的機會…

沒有留言: